港新冠感染者的宠物狗,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弱阳性
日期: 2020-03-06 10:54:23|点击: 2553|分享到:
港新冠感染者的宠物狗,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弱阳性,这条新闻牵动人心。
香港渔护署公布的信息里,提到他们对新冠感染者的一条宠物狗,进行了口腔、鼻腔和肛门取样,口鼻腔的新冠病毒测试是“弱阳性”。
这个“弱阳性”检测结果很少出现在公开资料和报道里,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查到的信息包括:
2月11日曾有网友在好大夫平台提问,“为什么弱阳性不能确诊为新冠病毒”;
河南省在公布全省疫情情况时,也曾经提到过“弱阳性”,具体案例是1月21日郑州首例病人,在省疾控中心检测呈弱阳性,后来标本被送到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再次符合,确定结果为阳性后确诊。
由于香港渔护署公布的信息不详,并没有排除环境沾染的可能性,也没有准确其检测结果和专业解释,英国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乔纳森•鲍尔就曾在媒体上公开批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检测方式,发布的结论也是在制造恐慌情绪。
在最新的检测里,香港渔护署公布的信息是,2月28日、3月2日再次对宠物狗进行了检测,两次检测里,分别是口鼻腔样本和鼻腔样本呈现弱阳性反应。
不幸的是,这几乎是第一次出现“低程度感染”这一表达。因此,我们完全无法获知,所谓的“低程度感染”到底意味着什么。
丁香园今天发布的文章里,询问了病毒学专家,这位专家也只能猜测这个定义:“这是个新名词,可能特指病毒感染后病毒复制不活跃,临床症状无或不明显。”
不过这名病毒学专家也认为目前是否感染仍然不能确定:“核酸检测非常敏感,对结果解释需要排除假阳性,仅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不能 100% 确定是新冠病毒,还需要测序结果支持。此外,还需要研究狗口腔病毒核酸的来源,因为狗和人密切接触,暂时不能排除病毒核酸来自主人。”
比起一些媒体着急将其定义为“全球首例狗感染新冠案例”,有专家对这个信息表示存疑。
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奇怪的是,它验了几次,还是弱阳性。但狗没有病症,所以到最后要等分开两次抽血,中间隔开7至10天,看看狗有没有出现抗体。如果真的有抗体,才可确定狗是受感染。”
界面的报道也引用动物疫病专家的观点:“目前仅有犬口腔及鼻腔的样品检测数据,而最终确定该宠物犬被新型冠状病毒所感染,还需要全面检测数据和一些研究资料来证明,包括其它器官和组织的病毒核酸检测,特别是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等。”
还是财新给出了稍微详细一点的信息。财新今天的报道指出,渔护署采用的测试是聚合酶连锁反应,测试由渔护署大龙兽医实验室和香港大学进行,“如确诊感染后署方将视情给与治疗”。
第一,“如确诊”,意味着署方其实还没有做出确定确诊的结论;
第二,聚合酶连锁反应测试方法,也就是标准的PCR检测方法,但没有说明使用的具体试剂盒类型和检测结果。因为猫狗有自己的冠状病毒,此前已经有专家提出来,可能存在犬本身的冠状病毒感染交叉反应。但如果采用中国CDC推荐的三靶点或者双靶点试剂盒,就可以避免。
但另一方面说,由于这是一只已经确诊患者的宠物狗,在其身上检测出病毒并不稀奇,需要做的事情是,尽快进行下呼吸道乃至血液组织的病毒检测,来真正排除或者确诊。
病毒并不是最可怕的事物,可怕的是我们对此一无所知、知之甚少或者误解失策。而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的方法,就是权威、科学的信息。
但在这起事件里,香港渔护署的信息公开,完全是一个官方发布信息的反面教材。
香港渔护署一系列语焉不详、模棱两可、充满暗示、猜测却缺乏有效数据、信息实证的信息公开,不仅没有明确建立起公众对于这起事件的正确认知,反而造成了大量的猜测、怀疑和恐慌。
如果香港这条宠物狗的确“感染”了新冠,或者香港渔护署真的已经十分接近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那么,香港渔护署应该做的,绝不是简单创造一个“低程度感染”的新名词,而是立刻将这次事件的全部检测方法、数据和信息,分享给全球兽医和医学界,并向全社会发出真正的警示。
因为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跨越物种障碍,我们需要立刻全面升级和检讨我们的防护策略,这不仅关乎被他们隔离的那一条狗,而是关乎全球所有民众安全的重大发现。
当然,即使确诊了这条狗感染新冠,我们也不需要恐慌,因为即使验证狗会被病毒感染,也并不意味着它会把病毒再次传染给人。
但香港这条模棱两可的信息,却会带来意外的巨大风险:
第一,如果狗真的感染了,而且会传染给人,各地抛弃宠物狗现象增加,反而加速了病毒的交叉感染和传播,置其他所有人于巨大风险之中;
第二,如果狗不会被感染,或者狗感染了,但不会传染给人,那么这条模棱两可的信息,会导致许多动物无辜被弃养、被杀害,为人类的无知背锅。
为了所有人和宠物的生命安全,我们不能不呼吁,请香港渔护署本着对生命和疫情防控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详细公开对宠物狗的病毒检测详细信息。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等待港府和专家真正权威和确定的结论。唯有科学、理性和全面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对抗疫情恐慌的不确定性。
来源:宠物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