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USDA FAS)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市场油籽作物及产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预测大豆等油籽作物的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并对中国市场数据进行了更新。
本文为上篇,节选了报告中对大豆生产、消费情况的分析及展望。
报告显示,由于中国北部地区总体天气条件有利,大豆种植面积略微增加,25/26市场年度大豆产量预测略微上调至1990万公吨。
01 | 中国大豆生产情况
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
25/26市场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1990万公吨,种植面积为996万公顷,均略高于上一份报告中的预测,也高于对24/25市场年度情况的估值。
中国持续对大豆种植生产进行补贴,特别是在大豆主要产区——东北地区。近年来,尽管国内大豆价格在收割后有所下降,但与进口大豆价格相比仍然较高,因此激励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存在更大难度。
行业对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预测值各有不同,但呈现相同趋势。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CASDE)8月预测及一家领先的行业咨询机构均预测两者稍有增长。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NGOIC)预测大豆产量略有增加。
大豆价格
24/25市场年度收割季开始,大豆价格就大幅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大豆价格于2025年1月跌至每公吨3900元人民币,为五年以来的低点。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8月中旬,中国国内大豆的平均价格为每公吨4150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1%。
24/25市场年度中国国内大豆价格
大豆种植气候条件
根据中国中央气象台(CNMC)发布的月度气象报告,自大豆播种以来,全国平均气候条件均相对适宜。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和辽宁等东北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但部分地区出现过湿情况,可能会限制单产潜力。今年7月,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炎热干燥天气持续时间长于往年,对该地区大豆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02 | 大豆消费情况分析及预测
大豆消费量
由于油菜籽压榨量降低,报告将25/26市场年度油籽压榨总量预测从上一份报告中预测的1.407亿公吨下调至1.391亿公吨。但这一预测值仍高于24/25市场年度的1.387亿公吨,反映出饲料行业对蛋白粕需求的持续增长。
对蛋白粕,特别是豆粕的需求,继续推动中国的油籽消费,而植物油需求所占的比重较小。尽管在24/25市场年度的前数个月生猪和家禽价格出现下跌,但2025年上半年饲料总产量有所增加,从而维持了市场对豆粕的需求。
大豆压榨量
报告中对25/26市场年度中国大豆压榨量的预测保持不变,仍为1.01亿公吨。豆粕价格较低,持续推动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这将促进2025 年下半年的大豆压榨量的增长。
行业对大豆压榨量的预测各有不同,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CASDE)8月预测大豆压榨量略低于24/25市场年度预估压榨量。一家行业机构则提出了大豆压榨量与上一市场年度相比略有上涨的预测。
饲用蛋白粕消费量
报告调高了对24/25市场年度饲用粕类消费总量的预测,由上一份报告中的1.027亿公吨上调至1.032亿公吨。
饲料用粕类总量的增加主要反映出豆粕使用的稳定增长。在24/25市场年度,豆粕在饲用粕类中占比为74%,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饲料配方中加入豆粕的比例
中国农业农村部(MARA)设立目标,力争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从2022年的14.5%降至13%以下。此举预计将减少870万公吨豆粕使用量。中国农业农村部(MARA)持续投入研发,致力于寻找进口大豆制成的豆粕的国内替代品,例如高蛋白玉米以及秸秆、餐厨垃圾等发酵产物。
然而,尽管在大豆价格较高时,部分中国企业曾提高饲料配比中合成氨基酸的使用量,但随着大豆价格下跌,饲用豆粕的减量替代成效有限。报告预测,从25/26市场年度开始,豆粕价格相对较低,将继续推动饲料生产中豆粕使用量的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NBS)数据显示,24/25市场年度前十个月的豆粕平均价格为3153元/公吨(444美元/公吨),较23/24市场年度同期的3714元/公吨(523美元/公吨)下降近18%。
豆粕的性价比仍然是饲料厂决定其用量占比的关键因素。在针对饲料厂和养殖户的激励机制出现重大转变,或者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能够提供真正可规模化供应的替代品之前,这一情况很可能将持续下去。
大豆的食用消费量
报告预测25/26市场年度大豆的食用消费量为1700万公吨,相比24/25市场年度的预估值减少50万公吨,主要原因是与豆制品存在竞争关系的肉制品价格下跌。
中国人口持续老龄化和负增长,同时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整体消费模式复杂,仍待进一步研究。其中,老年消费者总体食量倾向于减少,特别是肉类消费量;而城市居民的消费量往往高于农村居民。老年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消费传统豆制品,而年轻消费者则对植物基食品感兴趣。
国内大豆价格的下跌将限制25/26市场年度食用非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机会。
本文转载自博易大师,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交流使用,不涉及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或认为内容不宜传播,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妥善处理。转载此文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本公众号仅为信息传播平台,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承担责任。
本文转载自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交流使用,不涉及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或认为内容不宜传播,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妥善处理。转载此文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本公众号仅为信息传播平台,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承担责任。
2025-11-21
2025-11-21
2025-11-20
2025-11-19
2025-11-18
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