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的宠物行业发展历史较长,监管机构、监管内容较为完善,形成了相关的宠物饲料行业标准体系,如欧盟的处方粮营养标准,欧洲宠物食品工业联合会(FEDIAF)对各个指标的严格规定,美国宠物食品协会和FDA的联合监管等相关标准也被我国宠物饲料企业广泛借鉴使用。
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的行政监管机构不断推进和发展,但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监管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2018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标签规定》《宠物饲料卫生规定》《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宠物配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
上述政策规定了境内宠物配合饲料、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以及进口宠物配合饲料、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的企业经营活动的必要资质,规范了宠物饲料标签标示内容,明确了境内生产、销售宠物饲料产品的卫生指标和宠物饲料企业生产许可条件,但其涵盖范围并不完全,对营养配方的精确值、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精确含量等方面缺乏依据,在生产管理方面可操作性不强,对天然宠物粮尚未有清晰的界定和监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10号》公告规定,2020年3月1日以后,国产和进口的宠物饲料都必须符合《宠物饲料标签规定》,禁止使用《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实时控制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此外,宠物饲料经营者与生产商有了连坐的责任,共同对销售环节的饲料负责,规范了过于混乱的国产宠物食品,但对于产品的迭代更新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新规对生产企业、销售经营企业、政府监督抽查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了宠物食品的品控要求,但是惩罚力度并未变,因此,针对宠物饲料的监管条例仍有大量空白。
我国宠物食品仍然作为饲料进行管理,饲料检测方法多以传统技术为主,并不能满足当前宠物食品的检测需求,国内宠物食品行业标准尚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快速发展需求。
宠物饲料相关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有:GB/T 31216-2014《全价宠物食品大粮》、GB/T31217-2014《全价宠物食品猫粮》、GB/T 22545-2008《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技术规范》、GB/T 23185-2008《宠物食品 狗咬胶》、SN/T 1019-2001《出口宠物食品检验检疫规程 狗咬胶》、SN/T 2854.1-2011《出口宠物食品检验检疫监管规程 第1部分:饼干类》、SN/T2854.2-2012《出口宠物食品检验检疫监管规程第2部分:烘干禽肉类》、SN/T 3772-2014《进境宠物食品检验检疫监管规程》、NY/T 4294-2023《挤压膨化固态宠物(大、猫)饲料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由于市场上新产品、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2015年开始国家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因此,宠物食品的相关检测标准大多为团体标准,解决了行业中国家标准缺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行业规范及发展方向,对于国家标准的制定积累了应用数据。
现行有效的宠物食品相关团体标准仅有30余项,我国宠物食品在添加剂标准方面,400余种添加剂中只完成了100余项标准的制定。标准制定的不及时导致市场上各品类宠物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宠物食品的原料没有进行常规检测分析,对于宠物食品营养指标也未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因此,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来源:严婷《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现状审视、法规困境与未来展望》